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 佳信学校 发布时间: 2021-09-17 19:06:3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

神,确保 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

求,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地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

要性的宣传,中小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

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

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

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

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

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

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

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 3课时,高中每周 2课

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 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

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

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小时体育活

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

一安排 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

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

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

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

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

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

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 1—2项运动技

能。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

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

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

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

体系。各级体育教研部门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

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

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要把体质健康管

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各

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

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

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

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

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各校

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

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

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

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各地各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国

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

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

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

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

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

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

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健全责任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本区域体

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督促地方做好

相关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工作,督促学

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积极推广中小学校选聘“健康副

校长”。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

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

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

长的沟通。

强化督导检查。各地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作

为督导评估内容,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

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相

关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校要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

见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

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 4月 19日

分享到:
收藏 保存 打印 关闭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