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感是新课标核心素养中新增的一个内容。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螺旋上升的,就拿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模块来说,里面包含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不论是面积单位还是体积单位都是以长度单位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对于1cm量感建立的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本次教研活动我们选择了一年级下册《度量》第一课时的内容,同时邀请了数学学科专家何雪芳老师莅临指导。
这次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全体数学老师集中一3班教室,听吴亚萍老师执教《度量》的第一课时。
第二环节,大家集中会议室进行研讨活动。首先吴亚萍老师就她执教的这节课进行了说课和教学反思。然后由每个年级的教研组长及两名经验教师进行评课,大家从吴老师的教学设计、导入环节以及新授环节中量感建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针对1厘米量感的建立也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建议。
第三环节,由数学专家何雪芳老师进行专业的点评指导。首先何老师就这次研讨的选题、研讨的氛围及吴老师教案的流程设计给予了肯定。其次何老师重点对1厘米量感建立的细节提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她提出了量感的建立是在孩子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可以长度是1厘米的,也可以是2厘米,3厘米的等等,在让学生知道直尺上的1大格就是1厘米之后,就可以拿出准备好的1厘米实物,在尺上不同的位置放一放,帮助学生再次建立1厘米的量感;第三个环节就可以让小学生在老师准备的学具中自己去动手找一找,验一验,充分体会了1厘米的量感;最后可以设计一下表象训练,凭空做一做或者闭上眼睛想象。
本次的教学活动氛围好,听了何老师的专业点评及教学建议,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2023年4月25日
撰稿:陈蓓蕾
审稿:张勇
编辑:校中卿
|